美文示范
日本多地"大米荒"持續 政府部門被指"無對策"
55sj世紀用戶登錄
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徐怡濤從中國佛教寺院建設的角度指出,新時代的寺院建筑,不必拘泥于時代風格,古今建筑形式皆可采用,但應堅守佛教建筑中國化的根本,與寺院所處自然環境和人文背景相融合呼應。如何繼承中國佛教和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,建設新時代的寺院更好服務于當代社會需求,是擺在佛教界和社會各界面前的問題。
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講師陸瓊表示,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,佛教開展的生態保護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,如推崇節儉樸素的生活方式,有助于節約自然資源和促進資源的可持續利用,這是符合現代生態環境保護需求的綠色生活方式;又如寺院及其周邊山林的植被往往保持良好,逐漸形成了佛教寺院叢林掩映、鳥語花香的園林景觀形象,這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一種典型體現。
55sj世紀用戶登錄
《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4》從科技創新環境、科技活動投入、科技活動產出、高新技術產業化和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5個方面,選取12個二級指標和44個三級指標,對全國31個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(不包括港澳臺)綜合科技創新水平進行評價,并對各地區科技創新發展態勢進行分析研究,為國家和地方科技管理決策提供參考和依據。根據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,可將全國31個地區劃分為三類:
京津冀協同創新方面,北京的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提高至全國第1位;天津排在第5位;河北上升至第19位,比上年上升2位。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第十年。十年來55sj世紀用戶登錄,京津冀協同創新驅動持續發力:中關村企業在津冀兩地設立分支機構超1萬家,北京企業對津冀兩地企業投資4.9萬次,投資總額2.3萬億元(人民幣,下同);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實施億元以上京津項目270個、總投資2037億元;河北承接京津轉入基本單位4.3萬家,帶動產業轉型升級。